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項目 >創業 >

農業行業創業並不是沒有“豐收”

農業行業創業並不是沒有“豐收”

今年以來,農業領域越來越受創業者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基金開始非常主動、大規模地在這個領域進行研究和工作。無論是從業態的分佈,還是從國家政策、產業動向來講,農業都是一片藍海。

最近在以太舉辦的農業行業沙龍上,來自順爲資本、領鮮金融、埃森哲的行業專家們,爲農業領域的創業者們透徹解析了農業領域的創業關鍵點。

領鮮金融羅璞:農業是一塊待開拓的處女地

很多農業生產主體經營狀況非常好,但由於在農村而貸不到款。比如奶牛養殖, 三五千頭每個月的收入達到四五百萬。在城裏這就是不小的企業,但在農村,沒有房,沒有地,就拿不到貸款。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甚至農村生產利潤率達到 30%、40%,50%、60%,但銀行就不給貸款,原因是貸款主體(包括農戶、合作社、不太規範的農民企業)是農村的,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事實上,農村 極其缺乏金融服務。儘管創業過程中困難重重,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場需求是存在的。

農業行業創業並不是沒有“豐收”

農業仍是一塊待開拓的處女地。一個企業成功,往往是抓住了關鍵的機會,是團隊做出了比普通人大膽的決策,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點,拼全力去抓住,然後 上市成爲獨角獸,而其他公司就淪爲貧民。在金融也好,農業領域也好,總有別人沒有看到的機會,只要我們能夠比別人扎的更深,做得更多,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 成長起來。但無論如何,不能照搬以前金融機構的做法到農村,這是百分之百不行的。而把傳統金融機構模式改變一下在農村做,則意味着農業金融領域成爲一個新領域,其承受的風險非所有人可以理解的。比如,一個客戶資產大、利潤率高,我願意認定爲優質客戶;但怎麼說服我的投資人、包括信貸投資人,去接受新的方法呢?投資人大多是從傳統金融體系出來的,他們理解的就是傳統金融體系的做法。你告訴他農村市場值得做,而且原來的方法不可行,要接受 新的方法,這是比較棘手的。更具體一些,哪些城市信貸金融體系可以放在農村,哪些成功經驗可以拿到農村做,這個度的把握對創業者來講是非常大的考驗。創新 到什麼樣的程度,最適應當前的農村市場,創業者必須心裏有數。

順爲資本程天:投資人偏好哪種商業模式?

農業創業的關鍵點可簡化爲三個:錢、人、模式。

錢,一方面是投資人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是其他社會力量的支持,包括政府。從錢的角度目前相對容易一些,雖然資本市場是寒冬,但從總體拉長時間段來 講,還是創投的好時代,農業創投目前還是非常活躍。,我們有些項目也部分享受到政府補貼。對比三方面,錢的問題是其中比較好解決。當然,要拿到匹配的資金 還是有難度的。

人,是個難題。目前來看,創業者既要有傳統行業的經驗,最好出身農村,又應不完全依賴傳統背景,至少對互聯網思維、新潮的東西、技術、運作方法有了解。因爲能把這兩者結合得好的人才稀缺,而他還要有能力組織起一個團隊,願意每天跑農村,這是很難的。在北京、上海、深圳,要拉一個全標配的互聯網創業團隊並不難,如果拉出一個真正願意紮下去做、配合得好的團隊,真挺難。

農業行業創業並不是沒有“豐收” 第2張

關於模式,有一個難點是差異性問題。不管是地域,還是人羣,在中國的土地上都有非常多的差異性,因而在模式優化上有很多不確定性,更沒有前車之鑑。 雖然國內互聯網已經發展多年,但農村互聯網項目仍處在相對早期、風險較高的時點,尤其是T4到T6(把中國的各行政區劃分成六檔:T1到T6,T1到T3 是地域區分,T4到T6是縣級以下的),大家對於哪種商業模式能夠成功還不確定,也沒有達成共識。就順爲而言,在選擇創業團隊時,針對不同的商業模式還是 有些偏好的,在這裏分享給大家,可供大家參考。

農村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可總結爲三種:

一是結合T1到T3已發展成熟的商業模式進行移植移。但要避免盲目移植,要智慧地、有選擇性地移植。二是結合地域屬性,將商業方式與當地情況做更精細的匹配。三是微創新的商業模式。在傳統商業模式上進行改良,這個出發點風險較大。

不管做流通還是電商,我們更傾向於非上手直接做傳統電商的項目,而是結合原有商貿流通的門店或其他主體(代售,村民組織,信用社等)進行升級改造。 因爲,按傳統模式做農村電商在T4到T6仍很難實現,留給淘寶、京東等電商大戶去做會比較好。個人覺得不適合在目前時點賭一個嶄新的商業模式,更多的應是 在原有的模式下進行改良。

埃森哲羅宏春:警惕那些農業創業僞命題

鑑定僞命題主要是看它的邏輯過程。邏輯來自兩三個方面,跟商業模式是相呼應的。首先要搞清創業做什麼,產品特性是什麼。比如做化肥, 化肥是標準品,在網上應該很好賣,但標準品單位質量價值很低,運輸起來成本很高,這就很難。化肥是的上游是非常不標準化的,這時就要儘量往標準化方面引, 做背書並建立很好的信譽。另外在用戶分析上,農民也可以細分爲專業戶、規模戶,散戶農民、超大農戶(散戶就是100畝以下的,中等就是規模化的,大型的是 土豪地主,一個人承包3萬畝地)。散戶、中等規模和超大農戶的採購方式一樣,信息化程度低,社區文化也不一樣,對金融的需求是還未被髮掘的。如果現在教育 他們,若干時間以後纔會意識到需求的存在。其實比較黃金的客戶是中間那段,規模戶和專業戶,他們有非常好的需求,對互聯網接入有比較好的前提條件,金融需求成爲他們的真實需求。

農業行業創業並不是沒有“豐收” 第3張

我再具體說一下其他非黃金的客戶。散戶的需求可能是僞需求。而大戶因爲人員管理規模大,需要一定的能力和金融資產。但大戶做融資又比較難,因爲他們已經是融資從業人員瞄準的。大戶融資需求是天然與上游廠家對接良好的,本來就不需要中介,可以直接從廠家拿貨。

用戶要分很多層面,創業者應該研究產品、用戶、當時社會環境和形態。我經常跑農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農村正在發生非常巨大的去農業化,人口大量外 流。未來中國農業競爭力在國際也是比較低,農業競爭力跟我們商業模式有什麼關係呢?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你分析那些場景,就發現很多事情實現起來很困難。 因爲你想入口時只能從切口入手,針對自己那部分用戶,針對特定的產品,再順應趨勢。而農村現在去農業化,趨勢就是土地正在流轉,農業開始規模化、專業化、 市場化。土地越來越大,越來越專業,種後一定賣掉,自己吃不了那麼多。按照這種趨勢,從很多僞需求裏找到將來有發展空間的來做,才能避免掉到坑裏。

農村和城裏的東西不一樣,一定要按照邏輯理清需求,應該親身去了解整個農村的發展趨勢,才知道什麼是最合適的。比如做生鮮水果,水果這種東西本身有 個缺點,如果單位質量價值太低,意味着不適合從你家到我家,運一趟,10塊錢3斤,利潤又被吃掉了。有物流,有渠道,搭配來,這叫柔性物流,點對點行不 通,支線、幹線,通過幹線走到北京,社會化的物流結合自有物流,這樣才能真正形成C。直接做C,按我個人的邏輯打分很低,不這樣建議。但如果你利用了社會 化的物流,你可以做C。蘋果是非標準化的,這時應該做到差異化,用互聯網實現的不僅僅是信息的展示,同時還需要實現價值的體現,實現差異化,或者形成品牌 化。簡而言之就是:第一,直接2C不行,要利用社會化物流,柔性;第二,如果2C一定做到差異和品牌,通過互聯網營銷,不僅是信息展示。

農業創業提出四點建議:

第一,如果真的做農村互聯網,要耐的住寂寞。創業者看到城裏的各種報道,難免心動。農業創業人說一上手就可以大規模複製,這是很難的。就拿農業補貼政策來講,每個地方千差萬別。所以不要輕易說全國複製這種話。

第二,有很多農村創業項目屬於流通領域。這兩年投資界發明了一個交易額的名詞。交易額很重要,但是不能唯交易額論,不能以單一指標衡量。要看對交易額的掌控情況,對交易額的升級創新,以及附加改良在裏面。

農業行業創業並不是沒有“豐收” 第4張

第三,找幾個點做深做透,然後往下發展。我們投的案子有個共性,是首先要在某一個村、某一個鄉鎮,甚至在某一個縣做的特別好。不管花費多長時間,至 少在某個地方已經有了一定做深做透的案例出現。這類業務不一定要盈利,但有一定機制讓它滾起來,或者帶有一定前瞻性滾起來。這時把這個案例在其他地方改良 優化,在某個地方去複製,可信度大大增加。

第四,不要太理想化,也不要抱着顛覆、革命的想法。具體來講,很多業務模式是說先做A,儘管A本身沒有太大價值,但做完以後可以再去做更有價值的B。在這個早期階段,坑很多,先做一個沒價值的再做B,你真的有這個情懷嗎?這要好好想想。

農資最近非常火,但仔細看看,總共就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上手做農資,另一種是繞一大圈做其他業務再做農資。農資領域上手就要顛覆傳統供應鏈,還是 有難點的。需要仔細考慮一下,是不是有熟人經濟因素在裏面,你上手之後能不能賣?另外,有一些小組織有墊資功能,說先搞農資再搞其他。你不如就先搞其他, 回過頭來搞農資,可行性大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xmzf/chuangye/6q1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