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周邊 >科普 >

小麥的後期管理技術 小麥的後期管理技術要點

小麥的後期管理技術 小麥的後期管理技術要點

小麥的後期管理技術要點,小麥的後期管理技術

小麥進入楊花灌漿階段,針對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切實加強灌漿期管理,抓緊抓好“一噴三防”技術措施的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對實現今年小麥豐產高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小麥灌漿期的長短對粒重、品質和產量的形成影響較大。而影響灌漿期長短的主導因素就是氣溫。近年來,小麥灌漿後期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發生高溫天氣的機率很高。尤以乾熱風危害爲重。同時,因溫高幹旱導致的小麥穗蚜暴發危害,常常造成小麥葉片、根系功能期大幅縮短,籽粒庇瘦,產量降低,品質低下。據資料介紹,小麥灌漿期的適宜溫度爲18~22℃,在乳熟前期,若氣溫升到28℃左右時,旗葉的光合作用就受到阻礙,氣溫達到33~34℃時,旗葉的光合強度大大降低,若五日平均氣溫上升到24~25℃,灌漿過程即可中止。開春以來反常的氣候變化,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小麥灌漿中後期發生氣候型爲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應切實加強小麥後期管理。

小麥後期管理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就是“一噴三防”。緊緊抓住國家、省小麥主產區實施“一噴三防”財政資金補助扶持的有利時機,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技術培訓指導,實現“一噴三防”技術措施的全覆蓋,力爭把苗情好、長勢壯、分櫱成穗率高的生產優勢轉化爲產量優勢,減輕不利氣候和病蟲因素危害的影響,經過努力有望實現我縣小麥單產、總產雙破歷史*年水平。針對當前麥田穗蚜基數較高、白粉病發病面積大、後期潛在乾熱風危害等問題,在小麥灌漿期狠抓“三噴”,達到防蟲防病防乾熱風,保葉保根,加快灌漿,延緩衰老,提高千粒重,提高產量品質的目的。一是可畝用磷酸二氫鉀150克+尿素200克,兌水40~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隔7~10天噴*,連噴2~3次;也可葉面噴用旱地寶、復硝酸鈉或稀土等微肥、激素調節劑類。二是重防嚴治麥穗蚜,可噴用啶蟲脒、蚜蝨淨、吡蟲啉可溼性粉劑等藥劑予以防治。三是鑑於今年小麥畝成穗數普遍偏高,田間鬱閉嚴重,不少麥田白粉病病菌指數偏高的趨勢,對重發地塊噴藥時可配兌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葉面噴霧予以兼治。

標籤: 小麥 管理 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zbzf/kepu/1qz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