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周邊 >科普 >

妊娠母豬保胎的技術要點

妊娠母豬保胎的技術要點

妊娠母豬保胎的技術要點

妊娠母豬飼養是現代化養豬場生產過程的主要環節,妊娠母豬飼養管理的優劣既檢驗母豬配種的成敗,也是對母豬分娩與哺乳的準備,這個承前啓後的生產階段對養豬場實現經濟效益得以持續發展起着關鍵作用;因此,實施安全有效的保胎技術,提高妊娠母豬的繁殖力,理應受到養豬企業的高度重視。

胎兒的生長髮育及母豬體質體況的狀態與妊娠母豬的保胎技術密切相關。實施保胎技術就是要根據胎兒生長髮育的規律和母豬狀態的變化,通過加強飼養管理與疫病防控等,保證受精卵、胚胎與胎兒在母豬體內正常發育,減少胚胎死亡與母豬流產;同時要保證母豬具有良好的膘情,順利進入哺乳期[1,2]。

1妊娠母豬的營養

母豬妊娠後的合成代謝明顯提高,整個妊娠期體重可增加25~35kg,妊娠母豬對飼料營養的利用率可比空懷母豬增加9.2%~18.1%。研究表明母豬妊娠後的頭40天,胎兒的增重只相當於其初生重量的1%;妊娠後的第41~80天,胎兒的增重爲其初生重的20%;妊娠後的第81~114天,胎兒的增重超過其初生重的60%~70%[3],可見母豬子宮內容物增重的變化規律爲妊娠後期高於前期,但母豬自身體重的增加則表現爲妊娠前期高於後期。要實現保胎,並獲得較大的初生重,在妊娠前期就要重點抓好母豬的飼料質量管理,特別是要滿足母豬對可消化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需求。飼料中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蘇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要滿足供應;同時,精氨酸、組氨酸等妊娠母豬的條件性必需氨基酸也不可缺乏,其能改善母豬的繁殖效率,促進胎兒的生長髮育。維生素A、E、B2、B6、B11、生物素和微量元素鋅、錳、硒、碘都能維持妊娠母豬正常的繁殖功能,保障胎兒的生長髮育,如果飼料中長期缺乏就會造成妊娠母豬的繁殖功能紊亂,出現死胎、弱仔或流產。因爲豬對維生素D的吸收率只有20%~30%,所以母豬對於維生素D的需要量很高,飼料中缺乏維生素D同樣會引起繁殖力下降,導致流產;又因黑豬對飼料缺乏維生素D的耐受程度僅爲白豬的25%,所以我國黑色豬種的妊娠母豬更要增加維生素D的供應,要求其妊娠期內飼糧維生素D的含量不得低於200IU/kg。

2妊娠母豬的飼餵

母豬妊娠後,要根據其年齡和體質體況實施不同的飼餵模式進行保胎。對初產母豬是隨着妊娠日齡的增加而提高其飼養水平,到臨產前1個月飼養水平達到最高峯,從而使母豬自身和胎兒都得到良好的生長髮育。對經產母豬可根據體質狀況分爲體況良好、體況較差兩種,肉眼觀察母豬的尾根部、臀端、脊柱、肋部等處的脂肪沉積量及豐滿度,能較準確地鑑定母豬的體況。對於體況較好的經產母豬,在妊娠前期只需餵給優質的青粗飼料及能量與蛋白質含量較低的配合飼料,就能滿足母體和胎兒的營養需要;到妊娠後期再提高飼料質量,保障胎兒快速生長髮育的需要。對於體況較差的經產母豬,妊娠前期就要供給良好的飼料,特別是維生素、微量元素的供應要充足,除保障胎兒的生長髮育外,還可使母豬儘快恢復體力和增加膘度,保證母豬健康以更好地維持妊娠;中期時,由於母豬體況變好,胎兒所需的營養物質還不多,此時可多喂青粗飼料;妊娠後期胎兒生長髮育加快,要增喂優良的精飼料,不能餵給體積過大和難消化的飼料,以免母豬消化器官擠壓子宮造成流產。妊娠母豬過肥,會影響胎兒存活及以後胎次的繁殖性能[2,4],所以對過肥的妊娠母豬,可在營養平衡的條件下,通過縮短採食時間、限制飼餵數量、降低飼料質量等多種方法控制營養攝入量。

妊娠母豬平均的日採食量以2.0~2.5kg/頭爲宜,除母豬的體況及胎次外,還要根據圈舍類型與環境、飼養方式、健康程度、生產性能水平以及管理標準等適當進行調整,使妊娠母豬在實施限制飼餵後能夠減輕分娩困難,增加胚胎存活率,從而達到有效保胎的目的。妊娠母豬的飼料要保持清潔、新鮮,禁止飼餵發黴、變質、腐爛、冰凍和有強烈刺激性的飼料,防止引起化胎、弱胎、死胎和流產;爲了保胎,妊娠期間飼料不宜頻繁變換,確需更換時,宜將飼料在1周內逐漸過渡,讓母豬充分適應。

3妊娠母豬的管理

妊娠母豬最適宜的環境溫度爲15~21℃,溼度爲45%~65%,應注意防寒防暑;要有良好的通風換氣設備,保證豬舍內部空氣清新;圈舍地面應平坦、乾燥、清潔,並保持冬暖夏涼;糞便應及時清理,積肥坑要淺,上下坑的坡度不要太陡;圈舍應保持安靜。飼養員對妊娠母豬要態度溫和有耐心,要每天觀察母豬的採食、飲水、躺臥、糞尿和精神狀態;要經常刷拭豬體保持其皮膚清潔,可經常觸摸腹部以有利於保胎;應避免母豬擁擠、打滑、跌倒,嚴禁驚嚇、打罵,防止機械性流產。

母豬在妊娠中後期應適當運動,以增強體質和保障胎兒的生長髮育,運動應在產前1周停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zbzf/kepu/3q1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