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周邊 >科普 >

小麥全蝕病的發生與防治 小麥全蝕病防治關鍵時期

小麥全蝕病的發生與防治 小麥全蝕病防治關鍵時期

小麥全蝕病防治關鍵時期,小麥全蝕病的發生與防治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典型的根部病害,全蝕病是小麥上的毀滅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數、穗粒數及千粒重,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

一、發病時期

小麥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病,以快成熟時病株症狀最爲明顯,表現點片麥芒回麥穗發白。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莖,使之變黑腐爛,地上表現病苗基部葉片發黃,心葉內卷,分櫱減少,生長衰弱,嚴重時死亡。病苗返青推遲,矮小稀疏,根部變黑加重。拔節後莖基部1-2節葉鞘內側和莖稈表面在潮溼條件下形成肉眼可見的黑褐色菌絲層,稱爲“黑腳”,這是全蝕病區別於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狀。重病株地上部明顯矮化,發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顯。由於莖基部發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間病株成簇或點片狀分佈,嚴重時全田植株枯死。在潮溼情況下,小麥近成熟時在病株基部葉鞘內側生有黑色顆粒狀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殼。但在乾旱條件下,病株基部“黑腳”症狀不明顯,也不產生子囊殼。

二、病原

屬子囊菌亞門頂囊殼屬禾頂囊殼Gaeumannomycesgramims(Sacc.)ArxetOlivier。

三、病菌生物學

病菌生長溫度範圍3-33℃。子囊形成適溫20℃左右,14℃以下不利於子囊殼和子囊孢子產生。子囊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20-25℃。病菌侵染的最適溫度12-18℃,土壤溫度在6-8℃仍能侵染。病菌生長髮育要求較高的空氣和土壤相對溼度,相對溼度80-90%爲適宜條件,低於50%則生長減慢,也不易產生子囊殼。病菌對pH的適應範圍較廣,以pH5.5-8.5爲最適。子囊殼的形成需要光照,以室內散射光較好,光照過強不利於子囊殼產生。

四、病害循環

(一)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爲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於未熟腐有機肥中的病殘體也可作爲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麥苗、雜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蝕病菌也可以傳染下一季作物。上述各類初侵染源中以病殘體上的菌絲作用最大。子囊孢子落入土壤後,萌發和侵染受到抑制,雖能導致一定發病,但其作用遠不如病殘體中的菌絲重要。小麥全蝕病菌爲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因試驗條件和方法不同其結果也不一致,從1-2年至3-5年不等,一年輪作可使病害減輕。

(二)傳播:此病是一種土傳病害,施用帶有病殘體的未腐熟的糞肥也可傳播病害。田間澆水、翻耕犁耙等導致病菌在較近距離的擴散。關於種子傳病及新病區發病的初傳染源,一直存在爭論。所謂“種子傳病”,一般是指種子間混雜的病殘體的傳病作用。將病殘體混入種子或將收集的種子夾雜物混入土壤能夠引起發病。但生產用種子中混雜的病殘體數量很少,以病區生產用種作傳病試驗並沒成功。無病區禁止從病區調運種子。

(三)病害自然衰退現象:小麥全蝕病是迄今爲止明顯產生自然衰退的病害。所謂“全蝕病自然衰退”(Take-allDecline,TAD)即是指全蝕病田連作小麥或大麥,當病害發展到高峯後,在不採取任何防治措施情況下,病害自然減少的現象。國內外均發現了全蝕病的自然衰退現象。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小麥全蝕病危害嚴重的山東煙臺地區、武威地區均出現大面積的病害自然衰退。小麥全蝕病產生自然衰退的先決條件有兩個,一是連作,二是危害達到高峯,二者缺一不可。病害達到高峯的標誌是白穗率在60%以上,且病田出現明顯矮化早死中心。經研究調查發現,小麥連作區全蝕病從田間零星發病到全田塊嚴重危害一般經3-年,如土壤肥力高則病害發展緩慢,一般需6-7年達到高峯。嚴重危害時間1-3年不等。此後病害趨於下降穩定。如果在病害高峯出現後中斷感病寄主連作或進行土壤消毒,那麼TAD就不會出現。關於全蝕病自然衰退的原因,有不同的假說。一般認爲與土壤中的頡抗微生物有關,熒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fluoresens)是重要類羣,自然界中假單胞桿菌存在於土壤有機質中或含營養豐富的根系表面,細菌在根系損傷部位生長繁殖,其分泌的抗生素(吩嗪—1—羥酸)可抑制全蝕病菌。出現TAD的土壤有明顯的抑菌作用,如果將抑菌土經熱力或殺菌劑處理後,其抑菌作用消失,間接證明了病害衰退機理與生物因素有關。

五、發病條件

耕作措施:小麥-玉米-小麥連作有利於土壤中病原菌積累,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耕作能減輕發病,但輪作不當則不一定減輕發病。實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氣性,能減輕發病。早播較適期遲播發病重。

營養條件:主要營養要素缺乏有利於全蝕病發生,但營養元素對全蝕病發生的影響較爲複雜,一般認爲土壤缺氮引起全蝕病嚴重發生,施用氮肥後全蝕病嚴重度降低。也有報道稱施用銨態氮(NH4-N)能減輕小麥發病,加重春大麥發病;施用硝態氮(NO3-N)能增加全蝕病菌的侵染,降低產量。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能明顯減輕發病是非常明確的。土壤中嚴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調是全蝕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施用磷肥能促進植物根系發育,減輕發病,減少白穗,保產作用明顯。鈣等其他營養元素對病害也有一定的影響。

土壤性質及溫溼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於發病。黏重土壤,病害較輕。偏鹼性土壤發病重於中性或偏酸土壤。冬麥區冬季溫暖、晚秋早春多雨發病重。水澆地比旱地發病重。夏季高溫多雨有利於田間病殘體的腐熟,降低菌量,能減輕冬麥發病。

品種抗病性:目前國內外均缺乏抗全蝕病的品種,小麥屬和大麥屬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異。

六、病害控制

小麥全蝕病的防治應以農業措施爲基礎,充分利用生物、化學的防治手段達到保護無病區,控制初發病區,治理老病區的目的。

1.保護無病區無病區嚴禁從病區調運種子,不用病區麥秸作包裝材料外運。從病區調進種子要嚴格檢驗,播前用0.1%甲基硫菌靈浸種10分鐘,殺死種子表面的病原菌。

2.合理輪作重病區輪作倒茬可控制全蝕病危害,零星病區輪作可延緩病害擴展蔓延。輪作應因地制宜,堅持1-2年與非寄主作物輪作一次,如花生、菸草、蕃茄、甜菜、蓖麻、綠肥等。

3.平衡施肥增施有機底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每公頃施用腐熟有機肥10萬kg左右。無機肥施用應注意氮、磷、鉀的配比,土壤速效磷達0.06%、全氮含量0.07%、有機質含量1%以上,全蝕病發展緩慢;速效磷含量低於0.01%發病重。

4.生物防治對全蝕病衰退的麥田或即將衰退的麥田,要推行小麥兩作或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制,以維持土壤頡抗菌的防病作用。美國用熒光假單胞菌防治全蝕病,大田增產30%,但效果不夠穩定。中國農業科學院開發的生防菌,山東農科院開發的生防菌劑“蝕敵”、“消蝕靈”均有防效。

5.藥劑防治用12%三唑醇WP按種子重量0.02-0.03%拌種(a.i),防病效果均好。2.5%適樂時種衣劑按1:1000包衣處理,對小麥全蝕病有一定防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zbzf/kepu/6xd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