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周邊 >科普 >

稻縱卷葉螟防治須用新技術

稻縱卷葉螟防治須用新技術

2007年稻縱卷葉螟、稻飛蝨等水稻病蟲害來勢猛、發生重,其中稻縱卷葉螟在我國長江流域、江淮、西南、華南等稻區大發生,發生程度爲近10年最嚴重的,對水稻生產構成嚴重威脅。各水稻主產省按照農業部的統一部署,精心組織防控行動,稻縱卷葉螟大發生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據統計,全國防治面積5.8億畝次,比上年增加了1.5億畝次,挽回稻穀損失978萬噸,比上年多挽回400萬噸,儘管稻縱卷葉螟防控成效顯著,但當前仍存在一些問題:

稻縱卷葉螟防治須用新技術

一是害蟲發生呈加重趨勢。2007年全國稻縱卷葉螟發生面積3.9億畝次,比2006年增加1.27億畝次(增47%),其中大發生面積達到1.7億畝次。發生特點是:發生範圍廣、面積大,遷入早、峯次多,蛾量大、田間蟲口密度高,且危害歷期長,發生程度超過了大發生的2003年同期,田間自然危害卷葉率在50%左右,最高達90%據初步測算,全國因稻縱卷葉螟危害損失稻穀達85萬噸。

二是農民難以掌握防治方法。稻縱卷葉螟防治適期爲卵孵化至低齡幼蟲階段,由於稻農難以掌握田間調查和防治關鍵技術,缺乏害蟲和天敵識別知識,往往錯過最佳防治時期,加之技術不到位、噴水量小、施藥方法不當、藥劑品種不對路,影響了防治效果。

三是過分依賴化學農藥,負面影響嚴重。近年來,由於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綜合防治技術應用及農民培訓的支持不夠,造成生產上普遍存在單純和過分依賴化學農藥現象,農藥使用次數多、用量大,加上農藥監管不力,一些地方大量使用氟蟲腈甚至使用國家明令禁用的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導致稻田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

受氣候、栽培方式、生態環境等因素的影響,2008年稻縱卷葉螟仍呈重發態勢,防治任務將達到4億畝次左右。爲了提高防控成效,降低災害風險和傳統防治方法的負面影響,確保水稻生產安全,需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推廣綜合防治技術,改善稻田生態環境。安徽居巢市示範區開展了生物農藥Bt.製劑防治稻縱卷葉螟示範,對4代稻縱卷葉螟的殺蟲效果平均達到85.71%,保葉效果85.14%,綜防示範田蜘蛛累計總量平均爲8350頭/百叢,比非示範區高36%,示範區稻田生態平衡,對稻飛蝨等害蟲的自然控害能力增強。福建建陽示範區應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稻縱卷葉螟等害蟲,調查表明,非燈控區稻縱卷葉螟畝幼蟲量19455頭,燈控區爲4720頭,僅爲非燈控區的24%,同時對螟蟲、稻飛蝨等害蟲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治成本僅爲化學防治的41%,既有效控制了危害,還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護了稻田生態,提高了農產品品質。

2.施用新藥劑丙溴磷防治。綜合分析多個試驗示範點數據可以看出,40%丙溴磷乳油對稻縱卷葉螟有很好的防效,在卵孵化高峯期至低齡幼蟲高峯期每畝用80-100剋制劑常量或彌霧噴霧,對稻縱卷葉螟低齡幼蟲防效可達90%以上,對稻飛蝨的防效在95%以上,同時可兼治二化螟等其他水稻害蟲,總體防治效果普遍優於當前生產中常用藥劑品種,且對作物安全,有望替代高環境風險的傳統藥劑品種。2007年,在試驗示範基點對技術人員和稻農開展的丙溴磷防治稻縱卷葉螟技術培訓,使這項技術得到快速推廣,在湖南、安徽、上海、江西等省(市)丙溴磷已成爲防治稻縱卷葉螟的首選藥劑品種,其大面積應用效果得到了廣大稻農和基層技術人員的認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zbzf/kepu/p13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