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周邊 >科普 >

香菇春栽技術及栽培時間選擇

香菇春栽技術及栽培時間選擇

一、栽培時間的選擇

香菇春栽技術及栽培時間選擇

適宜的栽培時期是保證栽培成功的關鍵之一。栽培時間過早,外界氣温低,菌種不易萌發;過遲,不能完成轉色越夏。華北地區,適宜的栽培時期為3月15日至4月5日,到3月中旬以後,外界平均氣温已上升到13℃以上,有利於菌種萌發定植。在這個時期,空氣乾燥,環境雜菌基數少,栽培成袋率高。

二、適宜品種的選擇

要獲得香菇高產優質,選準適宜的品種很重要。在華北地區,適於袋料春季栽培的香菇菌株有939、武香1號、閩豐1號、L——26、9015等。

三、香菇春栽技術

1、培養料配方①木屑85%,數皮13%,石膏2%,pH值8——8.5,料:水=1∶0.7——0.9。②木屑83%,棉籽殼10%,麩皮5%,石膏2%,pH值8——8.5,料:水=1∶0.8——0.9。

2、栽培袋的選擇春栽香菇以生產鮮菇為主,栽培袋應選擇扁寬20——22釐米,長50——55釐米,厚度5絲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外袋選用扁寬22——24釐米,長55——60理米,厚1.5——2絲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

3、裝料滅菌培養料配製好後,要立即裝料,做到當日配料、當日裝完、當日滅菌,裝料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裝料要鬆緊均勻適度;②扎口要緊,防止漏氣;③扎口前要擦淨袋口;④輕拿輕放,防止造成麻眼破袋。料裝完後,要立即裝鍋滅菌。滅菌是香菇栽培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滅菌的徹底與否,直接關係到栽培的成敗。

4、冷卻與接種滅菌完畢的菌袋趁熱移入接種室內,待袋温降到35℃左右時,將菌種及所用工具放入接種室,關閉門窗,用甲醛燻蒸消毒8——10個小時,然後按要求嚴格接種。

5、發菌管理接種後的菌袋呈井字形堆放,堆高5——6層,接種後的前15天,培養室內温度要維持在18℃以上,不要超過28℃,以利菌種快速萌發定植。待菌落長至8——10釐米時,可將外袋一端解口,接種後25天,脱去外袋進行次刺孔增氧。刺孔增氧後,菌絲生長速度加快,袋温上升,要注意散堆降温,嚴防燒堆,間隔10天進行第二次刺孔增氧。一般情況下,接種後40——45天即可滿袋,45天以後瘤狀物產生,到6月上中旬轉色結束。

6、菌袋越夏菌棒完成轉色後,於6月下旬進入越夏管理,到8月下旬結束。越夏的關鍵在於儘可能降低菌袋温度,保持菌絲的活性。在越夏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幾點:①保持培養室涼爽,不超過30℃;②培養室內保持乾燥,能夠通風;③嚴禁陽光直射菌袋;④儘量將菌棒疏散,菌棒呈△,形擺放,堆高不超過4層,有條件的地方,採用層架單個擺放更好。

7、出菇管理當外界氣温不超過28℃時,即可進行浸水出菇。華北地區的出菇時間一般在9月上旬,出菇場地可採取小棚立體遮陰模式。苗棒經過夏季,水分蒸發較大,菌皮變得堅硬,進行次浸水時,浸水時間要保持20——24小時以軟化菌皮,便可出菇。由於出菇時外界氣温較高,香菇子實體生長迅速,每15——20天即可採收一茬,到12月上旬出菇基本結束。

8、秋收香菇子實體成熟時要適時採收,不可過早或過遲,具體採收的標準是:當香菇菌蓋剛和菌柄分離時,立即採收,這時的香菇重量足,菌肉厚,商品價值高,又沒有過多地消耗培養料營養。

四、補肥增產香菇生長一靠營養,二靠水分,所以在整個出菇階段,每次出菇後都要補水,出菇三茬後,結合補水適當補肥,對於香菇豐產有很好的作用。補肥配方是每200袋香菇菌棒補水時加尿素0.5公斤、檸檬酸0.1公斤或1500——2000倍的菇壯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zh-mo/zbzf/kepu/o5r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