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技術 >養殖致富技術 >

鷓鴣的養殖技術

鷓鴣的養殖技術

鷓鴣外形似雞,大小如肉鴿,稍大於鵪鶉而小於雉雞(山雞)。成年公鴣體重0·6—0·85千克,母鴣0·55—0·65千克。母鴣一般在30周齡(180—210天)時達到性成熟,而公鴣則比母鴣遲3—4周方能達到性成熟,因此對公鴣應提前增加營養和光照。鷓鴣一年四季均可產蛋,但以春秋兩季產蛋較多。商品鴣一般飼養80—90天,體重可達0·5—0·7千克,肉料比約爲1∶3—3·5。鷓鴣生長迅速,飼養期短,生產性能高,繁殖力和飼料轉化率均較高,因而具有較高的飼養價值而受到人們的歡迎。

鷓鴣的養殖技術
繁殖技術1、繁殖特性。後備鷓鴣長到28周齡,轉入種用飼養階段。約214日齡—245日齡,母鷓鴣開產。但由於公鷓鴣比母鷓鴣性成熟遲3周—4周,因此必須對公鷓鴣提前增加營養和增加光照。公母比例平養時1:3,籠養時1:4。一般飼養管理條件下,年平均產蛋80枚。產蛋量高低除受親本遺傳因子的影響外,還受環境條件影響。條件好時,鷓鴣利用年限爲3年,產蛋量第二個產蛋年爲最高。在產蛋期沒有十分特殊的情況,但不允許移動或抓捕鷓鴣,否則產蛋量會顯著下降,甚至停產。種蛋受精率92%—96%,孵化率達84%—91%。2、孵化。種蛋保存、消毒、選擇、運輸等原則上與雞同。孵化時,孵化器內溫度必須穩定在37℃—38℃,否則孵化率就會降低。孵化第1天—7天相對溼度爲55%—60%,第8天—18天相對溼度爲50%—55%,第19天—24天相對溼度爲60%—70%,這樣有利於雛鴣出殼。孵化第3天后,胚胎需氧量逐漸增加,需打開孵化器進氣孔不斷補充新鮮空氣。特別在出殼時,更需足夠的新鮮空氣。入孵初20天,必須每隔2小時翻一次蛋,20天后不再翻蛋。一般蛋溫32℃—33℃。孵化中後期,每次晾蛋10分鐘—15分鐘,第23天—24天不再晾蛋。鷓鴣蛋入孵後第7天—8天照頭照蛋,第20天—21天照二照蛋,其方法與山雞相同。二照後把發育正常的蛋轉入出雛器,繼續孵化至出殼。3、出雛與育雛。種蛋孵化23天—24天后出殼,有的25天才出殼。此時把絨毛已乾的雛撿出,盛雛箱墊上草或軟紙,以50只—100只放1箱爲好。對剛出的雛要注意加溫、透氣,防止悶死。對已啄殼但無力出殼的胚雛可進行人工助產。助產要待雛的尿囊血管枯萎後方可進行,否則容易出血造成死亡。若孵化到26天仍不出殼的,一律捨棄。目前,先進的育雛熱源是紅外線燈。燈掛在離地面30釐米的高處,隨雛鷓日齡增加逐步提高,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可照300只—400只雛鷓。育雛舍在入雛前打掃乾淨,進行消毒,在地上先鋪一層熟石灰,然後鋪8釐米— 10釐米厚的墊草,約2周後再補充墊草,到厚度20釐米爲止。育雛的溫度應隨周齡增加而降低。剛出殼至1周齡,育雛溫度爲35℃—36℃,每週降低1℃,直到24℃—25℃可以穩定下來;育雛1周齡內育雛室內相對溼度爲60%—70%,1周齡以後降爲55%—60%。在保證溫溼度的前提下,應注意通風透氣保證室內空氣新鮮。育雛密度,1日—10日齡每平方米80只,10日齡—4周齡每平方米50只,4周齡—13周齡每平方米25只。育雛室光照條件爲:出殼20小時至1周內,實行全日光照,強度爲每平方米4瓦;1周齡後爲16小時光照,強度爲每平方米2瓦。光照太強會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惡癖。鷓鴣出殼後24小時內應先飲水,不要斷水和缺水。鷓鴣第一次吃食叫“開食”。飲水後就可以開食。飲水、開食在24小時內完成。開食時可將飼料撒在厚紙板上或盤上,讓雛鴣尋食。水槽與食槽要錯開放,相距約1米。3日齡每天保持不斷料,每隻每日喂熟小米8克,3日齡—10日齡,每晝夜喂6次。10日齡至4周齡每天喂5次。育雛期管理

鷓鴣0—8周齡可以成功地在多層籠內育雛或平面育雛。大部分商品雞籠只要將籠底、食槽、飲水器略作改進即可。爲減少足踝受傷,可在底部鋪上0·6 釐米厚的網眼塑料網墊。至6周齡時應移入育成籠內或欄內進行飼養。管理技術基本同雛家雞。爲防啄癖,在6—9日齡斷喙,至6周齡再斷喙1次。採用斷喙機斷去上喙1/4—1/3。如不斷喙,也可穿戴特製塑料鼻環。育成期管理雛鷓鴣最遲於9周齡轉入育成舍,可實行平養、網養與籠養,爲防治黑頭病、球蟲病及寄生蟲病,建議實行網養與籠養。鑑於鷓鴣有較強的飛翔能力,可在舍外設置飛翔欄。飼養密度:4—6周齡每隻0·03平方米,或均養35只/平方米,6— 10周齡每隻0·06 平方米,或均養15只/平方米。光照爲每晝夜14—16小時(低強度),採用0·5—1瓦/平方米。紅光效果好。每天喂料3—4次,飲水不可中斷,注意環境衛生,加強觀察護理。對於肉用仔鴣,從一開始到上市固定光照20個小時,至16周齡時可達到成年體重的92%,公仔鴣達到0·6公斤,母仔鴣平均0·5公斤,即可上市。飼料轉化率約爲2·04:1。飼養藥用鷓鴣,應在16—20周齡時上市,在經濟上效益較高。疾病防治一般來說,鷓鴣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強,但對許多疾病也有易感性,特別在管理不善、衛生水平低下和飼養環境惡劣、生物安全性措施不力的情況下,更易發生,甚至引起嚴重的損失。鷓鴣的常見疾病主要有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病以及一些真菌性和寄生蟲性疾病等。現將鷓鴣新城疫及支氣管炎的防治介紹於下:1、鷓鴣新城疫。鷓鴣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屬中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見,多由家禽,特別是由雞傳播而來。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鴣羣的免疫水平、飼養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性措施有密切關係。臨牀症狀和病理變化。鷓鴣新城疫的症狀和病變與雞新城疫相似。典型病例表現精神沉鬱,呆立昏睡,羽鬆垂翅,呼吸困難,食慾減退或廢絕,嗉囊積液,間或可見排黃白色或黃綠色稀糞。後期可見運動失調、翅麻痹、轉圈、歪頭等神經症狀。眼觀病變包括氣管內粘液明顯增多,粘膜充血和點狀出血;腺胃粘膜水腫,乳頭、肌胃角質層下和心冠脂肪小點狀出血;肺淤血水腫;腸炎,盲腸扁桃體腫脹、點狀出血,泄殖腔小點狀出血。由於目前鴣羣多進行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接種,因此典型病例已很少見,僅表現爲精神不振,羽毛鬆亂,食慾減少,以及一些呼吸道症狀和消化道症狀。種鴣產蛋減少,死亡率較低。剖栓通常缺乏明顯的典型病變,但多剖檢一些病例,仍可獲得新城疫的印象。防治方法。迄今尚無特效藥物可供治療用,早期應用高免抗新城疫血清或蛋黃勻漿有相當的治療和預防作用。預防本症在於加強飼養和衛生管理,以及採取嚴格的生物安全性綜合措施,嚴防病原的傳入及感染。與此同時,進行有計劃的疫苗免疫。免疫程序一般是7—10日齡和28—35日齡用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點眼滴鼻或飲水免疫,種鴣在開產前10—15天用新城疫Ⅰ系疫苗1只份和新城疫滅活油佐劑疫苗1只份分點注射免疫,以後每個休產期均加強免疫1次。2、鷓鴣傳染性支氣管炎。一般認爲,雞是傳染性支氣管炎的唯一自然宿主,並可引起臨牀發病和死亡。但據報道,廣東湛江某場飼養的1980只11日齡鷓鴣發生本病,3天內發病率達90%以上,死亡率達21%。因此,在鷓鴣飼養中應注意本病的預防。

臨牀症狀和病理變化。病初僅見輕微呼吸道症狀及排少量白色糞便。隨着病情的發展,迅速波及全羣,病鴣表現精神不振,怕冷集堆,食慾下降或絕食,但飲欲增強,羽鬆垂翅,呼吸困難,可見喘氣。有米湯樣腹瀉,迅速消瘦,最後因嚴重衰竭而死亡。眼觀病變包括氣管、支氣管內粘液增多,支氣管分叉處有粘稠至乾酪樣物堵塞,氣囊較渾濁,腎蒼白,顯著腫脹,因腎小管充斥白色尿酸鹽而使之呈蛛網狀外觀,輸尿管亦因尿酸鹽蓄積而呈白色粗索狀,泄殖腔內有含大量白色尿酸鹽的稀糞。

防治方法。本病尚缺乏特異性有效治療藥物。發病後可試用中草藥複方製劑咳喘消(0·5—1毫升/只·天)結合腎腫解毒藥(0·25%混飲),連用3—5天。同時增加維生素A和複合維生素的添加量,加強帶鴣空氣消毒,常可獲良好的效果。由於本病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經呼吸道感染,預防的最好方法是在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和清潔衛生的基礎上,進行有計劃的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接種。新支二聯苗可同時預防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其免疫程序和接種時間可參照新城疫,但應注意新城疫疫苗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之間有相互干擾作用,因此在接種弱毒活疫苗時,應間隔7—10天。如商品性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的免疫保護效果不理想,可採用本場分離物製備滅活疫苗接種。

標籤: 技術 鷓鴣 養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jszf/yangzhijszf/qy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