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周邊 >科普 >

脫毒馬鈴薯機制及栽培技術

脫毒馬鈴薯機制及栽培技術

脫毒馬鈴薯機制及栽培技術

一、馬鈴薯的脫毒機理及增產原因

馬鈴薯營養豐富,生育期短,產量高,經濟效益大,全國各地均種植,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經濟作物。但在生產上,馬鈴薯易感染多種病毒,如輕型花葉病毒、條斑花葉病毒、皺縮花葉病毒、卷葉病毒等,病毒侵入馬鈴薯植株後,即參與馬鈴薯的新陳代謝,利用馬鈴薯的營養複製增殖病毒,並通過馬鈴薯塊莖逐代積累,使馬鈴薯植株矮化,莖稈細弱,葉片失綠、捲曲或皺縮,薯塊變小或畸形而減產30-50%,重病田可減產80%,個別地塊甚至絕產。目前尚沒有任何藥劑能不傷害馬鈴薯只殺死其植株體內的病毒,唯一的方法是利用馬鈴薯莖尖組織培養脫除病毒,獲得脫毒植株和種薯。莖尖組織細胞分裂速度快,遠遠超過病毒增殖,這種速度之差形成了莖尖的無病毒區。同時莖尖細胞代謝旺盛,在對合成核酸分子的前體競爭方面佔優勢,病毒難以獲得複製自己的原料。另外莖尖分生組織內或培養基內某些成份能抑制病毒增殖。所以利用莖尖組織培養可獲得脫毒苗,由脫毒苗快速繁殖可獲得脫毒種薯。

馬鈴薯脫毒後,恢復了正常的代謝活動,充分發揮了原有的增產潛力,比未脫毒增產50%左右,高的可成倍增產。表現爲出苗早2-4天,植株健壯,葉片肥大濃綠,光合效率高,單株結薯數增加50-70%,單薯重增加50%,根系發達,吸收礦質營養的能力強,抗高溫、乾旱的能力較強。

馬鈴薯品種經脫毒後,產量大幅度提高,品質也有所改善,但品種對病毒的抗性並未增加。因此脫毒對防治病毒病害來說,並非是一勞永逸的。在馬鈴薯生產和繁種過程,如不注意防止病毒的再度感染,產量則會逐年遞減。一般情況下,大部分脫毒品種連續種植兩年四季,仍能保持較高產量,但第五季病毒在植株體內積累達到較高濃度,植株表現明顯的退化症狀,幾乎與脫毒前相近。因此,在馬鈴薯生產上一是要注意以2年爲一週期更換新的脫毒種苗,二是要採取輪作換茬、土壤消毒等多種方式,減少病毒在植株內的積累,減緩脫毒品種的退化進程。

二、高產栽培技術

與普通馬鈴薯相比,脫毒品種的唯一本質區別是其體內病毒少,病毒病害發生輕或不發生,並沒有什麼神祕之處。所以在高產栽培技術方面,脫毒品種與普通品種基本相同。但其生長勢強,要充分發揮其增產作用,在生產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地選茬。選擇中等肥力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且地勢較高,能旱澆澇排,三年內未種植過馬鈴薯的地塊種植馬鈴薯。忌連作及前茬種植茄科作物的地塊,以免傳播病害。馬鈴薯與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輪作,增產效果較好。

2、種薯切塊、浸種、催芽。切塊能節約薯種,降低成本。浸種、催芽可促使馬鈴薯出苗整齊,延長生育期。播種前20天將脫毒種薯切塊。切塊前用濃度3%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刀具,然後將薯塊縱切破開頂部,使切塊儘量帶有頂芽,以充分發揮頂芽生長勢強的優勢,每切塊約250克(半兩左右)。切塊後用膨大素10毫升兌水30千克處理或用濃度爲0.5-1毫克/千克的赤黴素藥液浸種10分鐘,撈出晾乾。待切塊的刀口癒合後,將其放於15-20℃黑暗條件下催芽,當芽長0.5-2釐米時,將切塊置於見光處練芽,以免播種時傷芽。

3、適時播種,實現一播全苗。春馬鈴薯播種期以當地終霜期前30-40天爲宜,確保在終霜後出齊苗。當10釐米地溫達到7-8℃爲播種適期,每遲播5天,減產10-20%。一般南方在12月至2月中旬,北方在2月底至3月底播種,覆膜栽培可提前15-20天播種。秋馬鈴薯南方在8-9月上旬,北方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種。播種量每666.7m2120-150千克(春季較少,秋季稍多),播種深度6-8釐米,種植密度每666.7m24000-6000株,比普通馬鈴薯稍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zbzf/kepu/34z9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