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周邊 >科普 >

楚雄州玉米生產栽培技術措施

楚雄州玉米生產栽培技術措施

楚雄州玉米生產栽培技術措施

由於連續3年乾旱,我州種植玉米區域塘、池、窖和山泉自然水嚴重不足,今春全州玉米生產和抗旱面臨嚴重形勢,玉米是我州第二大糧食作物,爲保證大旱之年奪取豐收,現提出玉米生產抗旱技術措施。

一、有水源保證的玉米生產區要堅持按季節播種奪取豐收

認真抓好育苗移栽,高海拔實施100%地膜覆蓋。合理密植,能使玉米的地上與地下部份,個體與羣體,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前期與後期之間協調生長,充分利用光能、水分和礦質營養,使穗數、粒數、粒重的乘積達最大值,從而達到高產。就我州主要推廣的雜交種而言,每畝種植密度:北玉16號、楚單11號、海禾2號、雲瑞6號等以3500-4000株爲宜;雲瑞47、楚單7號、會單4號等以4500-5000株爲宜。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提高單產。

二、沒有水源保證的玉米生產區應採取以下措施

(一)選擇耐旱性品種

選用抗旱品種。抗旱的品種如楚單7號、楚白單5號、路單8號、雲瑞8號、雲瑞88等抗旱品種。如果今年雨水季遲,該改種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種保證後期能夠收穫。

(二)海拔在1850米以上地區100%推廣地膜覆蓋

玉米地膜覆蓋栽培的作用是保溼、增溫,保持土壤的疏鬆結構和養分的分解轉化,促進玉米早出苗,根系、葉片早生快發,莖杆粗壯,促進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的積累,有利於生殖器官的發育而表現穗大、粒多、粒重,早熟高產。

(三)適時育苗培育壯苗技術

育苗移栽可以通過人爲促控,在田間建立一個合理、有效地利用光能的羣體結構;在前、後作矛盾,季節緊、積溫不足和大田無澆灌條件等雨播種地區,能充分利用時間差、空間差、有限水源,爭取適時育苗,在最佳節令進行移栽,增產增收。苗牀應選擇背風、向陽、靠近移栽本田或在移栽本田中做苗牀,便於管理。育苗方式:營養鉢育苗、營養土希泥方塊育苗、塑料軟盤育苗等。

(四)水田改旱田

一是採用高產抗病品種,主要以北玉16號爲主。二是具備育苗移栽的田,必須採取育苗移栽技術實現高產。三是不能育苗移栽的等天下雨後應在5月20日-30日規範種植,待雨季來出苗。四是海拔在1850米以上田,規範整地打塘蓋膜,蓋膜在塘裏播種待雨季來後出苗。五是地膜覆蓋田、地必須7月中旬撕膜、施肥、培土。

(五)移栽後施穗肥、補施粒肥

合理施肥,以促進玉米深層根系的生長,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長勢弱、水源缺乏、施肥後不能灌水的田塊,不能急於追肥,以免肥害死苗,可通過早晚葉面噴施0.1%尿素水的方法,暫時緩解玉米缺肥與旱情嚴重不能施肥的矛盾,待旱情緩解後及時補施提苗肥。

(六)中耕管理

採取淺中耕,適當培土,然後覆蓋作物殘渣、秸稈、乾草、樹葉等措施。以切斷土壤毛細管,阻斷深層土壤水分上升的通道,減少水分蒸發,保住土壤墒情,保護玉米苗的正常生長。

(六)加強病蟲害防止

乾旱時,玉米粘蟲、夜蛾類害蟲等發生較重,防治困難。可採取化學藥劑防治的方式進行。化學防治時,做到早晚用藥適當增加施藥次數、降低用藥濃度,避免藥害發生。此外,乾旱時,地老虎、金針蟲、蠐螬、蚜蟲、螟蟲等地下和地上害蟲危害也較嚴重,要注意加強防治,以免造成缺苗,影響產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zbzf/kepu/z1p0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