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行情 >市場 >

大雁養殖的市場前景

大雁養殖的市場前景

大雁又稱野鵝,是鴨科雁屬中的鴻雁、灰雁和豆雁等的總稱。大雁軀體肥大,每隻重4-5公斤,羽毛豐滿,善於高飛,胸部、腿部肌肉發達,肉質厚實、味極鮮,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我國古代藥典記載,雁肉性味甘平,有去溼通絡、活血養顏,滋陰、壯陽、抗衰老,清熱解毒等功效,是傳統的上等野味佳餚珍品及保健品,民間素有“聞到雁肉香,神仙想斷腸”之說。

大雁養殖的市場前景

大雁是典型的草食性羣居類水禽,野生狀態下以植物嫩葉、細根、種子爲食,其中多以雜草爲主。人工養殖時,採取斷翅放養,可以大羣放牧於草地、稻茬地、河壩灘塗、山坡等,不用補飼,即可達到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在圈養的條件下,可以喂各種雜草粉和農作物的秸稈如玉米稈、大豆稈、花生秧等。在繁殖期內(2-6月)適當增加一些精飼料即可。在野生狀態下,大雁性成熟需二三年,一雄配一雌,人工飼養時性成熟期可提前至10-12月齡,且可一雄配多雌,年產蛋15-30枚,逐年增加,蛋重150克,孵化期爲31天。大雁的繁殖率雖比家禽低,但草食性能強,飼養一個體重5公斤的成雁終生耗精料(育雛期)2公斤,是其它任何畜禽品種無可比擬的。

大雁養殖6個月以上便可上市銷售,目前市場價格爲50-80元/公斤,一隻成年大雁4-5公斤,銷售收入爲200-400元,扣除各種成本,每隻至少可獲純利在100元以上,養一隻種雁年利潤在1000元以上,若飼養20組(20公80母),可獲純利8萬元以上。大雁是我國剛剛開始馴養的特禽,種苗奇缺,沿海各城市都有巨大的商品消費市場,很多野味市場常常是有價無貨。因此發展人工養殖,前景十分廣闊。

 野鵝屬季節性大型草食性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大江南北。野生狀態下的野鵝一般3年才能產蛋,但通過人工馴養後其生產性能大爲提高。一般養9-10個月就能性成熟。

野鵝的生活能力很強,以秸稈、牧草爲主食,添喂少量精飼料,生長髮育也很快。一般飼養3個月可長成3-4公斤重的商品野鵝,其成本還不到10元,因此,飼養野鵝成本僅爲家鵝的一半,但利潤卻是家鵝的3-5倍。由於國家禁止捕殺出售野生天鵝、野鵝,因此,人工飼養的野鵝成爲高檔賓館替代野生天鵝必不可少的佳品。目前,在飼料價格一路走高,追求天然、綠色、野味的消費羣體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養殖野鵝有極爲廣闊的市場前景。在廣州、福州、上海、北京等地的禽類批發市場上3-4公斤重的野鵝價格每公斤都在40-55元。

野鵝的健康養殖涉及到場地飼養環境、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使用、獸藥使用、動物防疫、飼養管理等多個環節,必須在各個環節找到關鍵的制約因素並加以選擇和控制。  

一、野鵝場的選擇野鵝場地面要平坦,向南或東南稍傾斜,背風向陽,場地面積大小要適當,土壤結構最好是沙質壤土,這種土壤排水性能好,能保持野鵝場的乾燥衛生。地勢要高燥,最好有樹木廕庇,排水方便,不受洪澇災害影響,儘量減弱嚴寒季節冷空氣的影響,並有利於防疫、處理糞便、排除污水等。瞭解野鵝場所在地的自然氣候條件,如平均氣溫、最高與最低氣溫、降雨量與積雪深度等情況,夏季最高氣溫超過40℃的地方,不宜選作場址。

野鵝場要有充足的水源和電源。對野鵝的飲水、清洗衛生用水以及人員生活用水等要作出估計,尤其是旱季供水量是否充足,要做詳細調查,以保證用水長期穩定。水源以深層地下水較爲理想,其次是自來水。大型野鵝場最好能自闢深井,以保證用水的質量。野鵝場孵化、育雛等都要有照明和供溫設備,尤其是大型野鵝場,無論是照明、孵化、供溫、清糞、飲水、通風換氣等,都需要用電,因此野鵝場電源一定要有保障。

野鵝場應處於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保證飼料、產品及場內物資運輸的暢通。野鵝場與主要交通幹線距離最好在1000米以上,以防止疫病的傳播和外界環境的影響。野鵝場要遠離居民生活區、廠礦企業、旅遊景點和醫院等場所,以保證場內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如果有條件,野鵝場應選在草場面積廣闊、草質柔嫩、生長茂盛的地方,讓野鵝採食大量的青草。草場的好壞與野鵝場的經營效益密切相關。草場好,既可節省精飼料,又可提高母鵝的產蛋量和蛋的孵化率。

二、種野鵝的選擇1.雛鵝的選擇應該從二三歲的母鵝所產種蛋孵化出的雛鵝中,選擇適時出殼,體質健壯,絨毛光潔且長短稀密適度,體重大小均勻,腹部柔軟無釘臍,絨毛、喙、脛的顏色都符合品種特徵的健雛作種雛。早春孵出的雛鵝,生長髮育快,體質健壯,生活力強,開產早,生產性能好。春末夏初孵出的雛鵝較差。

2.育成種野鵝的選擇在70日齡~80日齡的育成野鵝中,把羽毛顏色符合品種要求、生長髮育快、體質健壯的個體留作後備種野鵝,將不符合條件的個體及時淘汰。

3.後備種野鵝的選擇在120日齡至開產前的後備種野鵝中,把野鵝體各部位器官發育良好而勻稱、體質健壯、骨骼結實、反應靈敏、活潑好動、品種特徵明顯的個體留作種用,把羽色異常、偏頭、垂翅、翻翅、歪尾、瘤腿、體重小、衰弱等不合格的個體及時淘汰。

4.開產前的選擇在180日齡後,母野鵝開產、公野鵝配種前,對公野鵝母野鵝分別進行選擇。母野鵝選留標準:體軀各部位發育勻稱,體型不粗大,頭大小適中,眼睛明亮有神,頸細、中等長,體軀長而圓,前軀較淺窄,後軀寬而深,兩腳健壯且距離較寬,羽毛光潔緊密貼身,尾腹寬闊,尾平直。公野鵝選留標準:體型大,體質健壯,身軀各部位發育勻稱,肥瘦適中,頭大臉寬,眼睛靈敏有神,喙長、鈍且閉合有力,叫聲洪亮,頸長、粗且略彎曲,體軀呈長方形,前軀寬闊,背寬而長,腹部平整,腿長短適中,強壯有力,兩腳距離較寬。若是有肉瘤的品種,肉瘤必須發育良好而突出,呈現雄性特徵。種公野鵝選擇要格外嚴格,因爲公野鵝陰莖發育不良的比例較大。所以,在選擇公野鵝時,除注意體形外貌正常和體格健壯之外,還必須檢查陰莖發育情況,最好還要檢查精液品質。公野鵝好,好一批,影響面很大,每隻公野鵝配4只~6只母野鵝。如果公野鵝缺乏繁殖能力,這些母野鵝在一個繁殖季節裏,就等於白白地浪費了飼養管理的投入。

三、野鵝的飼養方式及管理1.舍內的飼養管理養野鵝場舍外環境的溫度、溼度水平,光照時間和強度,空氣的新鮮度和供應量,清潔、衛生、無污染的狀況,舍內設施和分羣飼養條件等都應符合野鵝羣正常生長髮育和生產繁殖的需要。要根據野鵝羣不同生長髮育階段的營養需要及時供應適宜的飼料營養物質,以滿足其正常生長髮育和繁殖的營養需要,絕不能隨意應付,簡單了事。否則,野鵝羣生長髮育不良,優良的生產性能受到抑制,最終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野鵝場使用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都應是無公害的綠色飼料和添加劑。一般應選用消化率高、營養變異小、安全性高、抗營養因子少的原料,不使用工業合成的油脂、畜禽糞便等。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不得發黴變質、結塊及有異味異臭等,不使用鹽酸克倫特羅、氯黴素、已二烯雌酚等違禁藥物,不使用高銅、高鋅、砷製劑和鎮靜劑等。要大力使用生態營養飼料。應使用綠色飼料添加劑,如糖菇素、益生素、酶製劑、低聚糖、酸化劑、大蒜素和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等。要採取階段飼養法,定量投料,既保證動物營養需要,又減少飼料浪費。

2.按季節的不同放牧春季風和日麗,氣候溫暖,天然飼料較多,是鵝放牧的好季節,應選好場地早放牧。放牧時儘量做到早出晚歸。夏季氣溫高,放牧時上午早出早歸,下午晚出晚歸,中午炎熱時,將野鵝趕回廕庇處納涼,或趕回棚裏休息,避免烈日直曬。尤其要避免野鵝羣在曬燙的地面或沙石上行走,以免中暑。秋季是收穫的季節,收穫後的稻田是野鵝放牧的黃金牧場。收割前半個月,應補飼稻穀,以適應日後需要。收割晚稻後,每天天微亮就驅野鵝上田,上田後2小時,將野鵝羣趕到附近的深水處洗毛,並讓其在安靜的地方休息。上午10時左右,再驅野鵝進田吃落谷等。12時左右,將野鵝從田裏趕出來,放在深而微流的水域、清靜的樹陰下休息。下午4時後又上田,並儘量推遲野鵝羣的歸牧時間。冬季的淺水水域比秋季多,因爲河流、溝港、水庫、池塘冬季處於枯水季節,可以成爲放牧區,野鵝羣可以啄食一些小魚蝦和水生動植物。但冬季放牧,由於氣溫、水溫都低,易受涼而影響生長。因此,每天的放牧時間不要超過4小時,做到遲放早歸。冬季氣候寒冷,能覓的食物較少,必須增加和補喂配合精料。此外,野鵝放牧要堅持三不放原則:化肥農藥施用不久的區域不放,發生禽傳染病的區域不放,受“三廢”污染的區域不放。趕野鵝放牧要緩行,發出的語言信號要柔和,禁止快趕和大聲吆喝,以免驚羣或跑傷。

3.種草飼養 選擇撂荒地、林果園地建造人工草場,種植具有耐瘠薄、耐踐踏、耐乾旱及草叢生長高度與鵝採食高度相適宜且青嫩柔軟多汁、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的植物,如紫花苜蓿、白三葉、紅三葉、墨西哥玉米、多年生黑麥草等。爲了滿足常年養野鵝的需要,應該採用1年生牧草輪作模式來種植。例如,當年4月上旬播種墨西哥玉米,10月中旬結束後播種冬牧70黑麥草、多花黑麥草,生長到翌年5月中旬結束,如此循環往復輪作。按每隻鵝吃草40公斤左右計算,一般每667平方米人工草地可飼養野鵝120只~150只,高產飼料地可供200只以上野鵝食用。

四、消毒和防疫在野鵝的健康養殖過程中,應保證良好的飼養管理,儘量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藥物的使用。鵝場應設“謝絕參觀”標識牌,消毒池內應有足量的消毒液,並及時補充、更換。進出人員和車輛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出生產區,本場工作人員要求身體健康,無人畜共患病。清潔衛生是防治傳染病的根本措施清潔衛生的野鵝場,有利於疾病控制,同時也能使野鵝吃料長肉,提高料肉比。儘量不用河水、塘水作飲用水。飼養員要有專用工作衣、鞋、帽等。做到用具衛生。科學合理用藥是防治傳染病的有力補充應用藥物預防和治療也是增強機體抵抗力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對尚無有效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細菌病,如沙門氏菌病、大腸桿菌病、漿膜炎等。總之,在養野鵝的全過程都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預防爲主、防重於治”的方針,因地制宜,制訂環境衛生、消毒管理制度和免疫程序,並嚴格執行,這樣,才能保證野鵝羣健康。

野鵝疾病防治一、加強飼養管理,增強抗病力加強飼養管理是增強野鵝羣抗病力的根本措施,應根據野鵝的各個生長髮育階段的特點,採取不同的飼養管理方法,做到合理飼養,精心管理,以消除或減少致病因素,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二、清潔衛生制度每天清洗飼槽、水槽,清掃鵝舍、運動場,保持清潔乾燥,清除的糞便和污物堆放在離鵝舍較遠的地方進行發酵,以殺滅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卵,經25-30天再作肥料。

三、堅持消毒制度,消滅病原體消毒是消滅外界環境中致病微生物最普遍採用的方法,常用生石灰,燒鹼、消毒威、漂白粉、百毒殺等消毒劑或陽光曝曬等方法殺死某些致病微生物,以預防、防止重複感染和疾病擴散傳播。制訂合理的消毒計劃,一般要求堅持每週進行一次全面消毒。

四、實施預防接種,增強免疫力預防接種是防止傳染病發生和流行,撲滅傳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以增強野鵝體的特異性免疫力。

80後“雁倌”房小娜:養大雁年銷200萬 建立30多家聯營商

如今,爲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的成功案例屢見不鮮。安徽五河縣的“雁倌”房小娜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房小娜從淮北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先後到江浙、廣東等地打工,看到同齡人自主創業,她也有了回鄉創業的想法。2011年,她回家在沱湖邊創辦了五河縣鴻鶴大雁養殖專業合作社,獲得了鎮政府和人社部門的技術、資金支持。目前,她成功申請了國家的獨有項目專利:“鴻鶴大雁雛雁和種雁的飼養管理專利”。還利用互聯網銷售大雁,每年銷售額超過200萬元。房小娜計劃未來幾年將擴大養殖規模,建立大雁食品深加工工廠,帶領更多鄉親致富。

1月正是大雁銷售旺季,爲將快出欄的2000只大雁賣出去,五河縣的“雁倌”房小娜每天起早貪黑地忙碌。據悉,從2011年至今,她在全國建立了26家聯營商戶,擴建3個養殖場地,種雁3000只左右,每年出苗近3萬隻。房小娜對未來養殖大雁有更多的想法和打算:在未來幾年內,將擴大大雁養殖規模,建立大雁食品深加工工廠,帶領更多的鄉親們共同致富。

大雁養殖場 越辦越紅火

2014年3月28日,房小娜在大雁養殖場裏給大雁餵食。今年29歲的房小娜2009年從淮北職業技術學院畢業,2011年,在外打工的房小娜回到安徽五河縣,在沱湖邊創辦了大雁養殖專業合作社,在育苗、飼養、防疫、銷售等方面從零開始學習。如今,房小娜的大雁養殖已經初具規模,在全國建立了30多家聯營商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hqzf/shichang/6q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