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周邊 >民俗 >

各地風俗不一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各地風俗不一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有踏青的習俗,四月清明,春天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着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清明節有放風箏的風俗,每到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晚上也放。清明節有植樹的習俗。清明節有碰雞蛋的風俗習慣,每到清明總有幾個孩子想碰雞蛋,碰雞蛋就是把兩個雞蛋對在一起,相互捏,看誰能捏破對方的雞蛋。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各地風俗不一

一、踏青

踏青又稱探春、尋春、郊遊,其意義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四月清明,春天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着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爲清明節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是皮革製成的,球內用毛塞緊,唐代時球內充氣,蹴鞠是用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人們喜歡的遊戲之一,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的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至今我們叫足球。

三、盪鞦韆

盪鞦韆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鞦韆的意思是抓住皮繩而搬遷,歷史古老,最初被稱爲千秋,之後爲了避免忌諱,變成了鞦韆。古代鞦韆多以樹枝爲框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漸發展成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能增進健康,還能培養勇敢的精神,至今受到人們特別喜愛。

四、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節人們喜歡的活動。每到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晚上也放。晚上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彩色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些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然後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到天涯海角。據說它們可以消除疾病和災難,給自己帶來好運。

五、植樹

清明是寒食後的一天,屬於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草木吐綠的季節。悼念之後當仰頭邁向未來,冬天後便是春天。人們在寒食之時,祭祀哀思,寒食之後,就出去踏青、放風箏、盪鞦韆,插幾枝柳,看它日後成蔭。而且在寒食之時,偶爾會不小心燒掉山上的草木,寒食過去,清明到來,是時候多種些樹木的補上了。先人的精神,當像山一樣的樹,是長青的,人的生命,也像新種的樹,在這個春風中成長、向上。因此,清明也是我國傳統的植樹節。清明商機無數。

六、碰雞蛋

每到清明,總有幾個孩子想碰雞蛋,碰雞蛋就是把兩個雞蛋對在一起,相互捏,看誰能捏破對方的雞蛋。因爲不能吃熱食,這個遊戲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七、寒食節

冬至後一百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吃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被火燒在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由於介子推是山西人,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裏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相乞取新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zbzf/minsu/9rq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