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富路站 >

致富周邊 >科普 >

金針菇的優質栽培技術

金針菇的優質栽培技術

金針菇子實體菌柄基部往往易變褐色,導致菇質變劣,影響商品質量。爲此,進行了金針菇栽培技術研究,所產金針菇色白質嫩,菇形整齊,菇蓋直徑達到0.5-1.5cm,半球形,呈未開或半開狀,菇柄長12~14cm,柄粗0.2~0.4cm,柄基潔白,深棕褐色部分極少,達到了金針菇的商品標準,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金針菇的優質栽培技術

1、培養料的配製

主要配方:①棉籽殼89%,米糠或麩皮10%,石膏1%;②鋸木屑80%,米糠或麩皮20%;③玉米芯73%,鼓皮25%,石膏1%,蔗糖1%。將上述培養料加水充分拌勻,然後調節ph值到6左右,含水量以手捏料有水滴滲出但不形成水流爲宜。培養料配好後選用規格(長x寬)17cmx28cm,厚0.6mm的塑料袋。

鋸木屑以闊葉樹木屑爲好,鬆杉木屑不適合栽培,木屑主要起保溼和通氣作用,粗木屑多,培養基易幹,木屑過細,通透性差。米糠和麩皮含有金針菇生長髮育所需的全部養分,但多加米糠或麩皮則發菌慢,容易產生水菇,產量低,質量差。培養基裝袋時要裝入等量的培養基,這樣發菌一致,出菇同時,便於下時,在無菌條件下接種,菌種接於袋兩頭。這種應在無菌條件或接近無菌狀態的房中進行,菌種應選用生活力旺盛、健壯、無雜菌污染的適期菌種。

2、發菌期管理

接種後將栽培袋放入乾淨的培養室內發菌培養,室內溫度保持22-25℃,正常情況下,接種後10-15天菌絲可伸入培養基20-25mm。如果發菌順利,接種後20-25天菌絲可覆蓋整個料面,此階段要求挑出雜菌,並將發菌未滿袋的菌袋排在一起繼續發菌。

3、搔菌及催蕾

發菌結束後要立即進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種塊挖掉,使子實體從培養基表面一齊發生,如果培養基表面很乾,可以採用刮搔,即把老菌種菌皮和5-10mm培養基一起成塊刮掉。菌絲受搔菌的機械刺激和低溫刺激就可形成原基,要保持空氣溼度90%-95%和加強通風,可抑制搔菌後袋錶面形成的氣生菌絲形成,有利於催蕾出菇。此期應保持空氣相對溼度95%左右爲宜,溫度控制在10-15℃爲好,用報紙覆蓋或蓋膜保溼,以誘發出菇,一週後,陸續長出尖狀菌蕾,蕾頭白色爲正常。

4、均育和抑制

均育是利用抑制工藝的低溫,使抵抗力弱的原基不致於枯死,增加抵抗力,能均勻發育。均育要求溫度約8℃,空氣溼度85%-90%,一般2-3天。抑制是爲了控制先伸長的金針菇的生育,促進後長的金針菇的伸長,使所有的菌柄長度整齊一致,抑制始期以菌柄長1mm,菌蓋直徑爲1.5mm爲適,抑制期溫度保持在3-5℃,溼度爲85%-90%。co2濃度在0.1%以下,抑制期7天左右。還可採用降溫、降溼,通風措施,延緩子實體形成,使其同步進行,以利出菇整齊,成批採菇。

5、生育階段的管理

當菌柄長0.5-1.0cm時,增加光照,有增產和提高品質的作用。由於金針菇子實體具有很強的向光性,從菇體長2-3cm時開始套紙筒到收穫,用一定的光照可誘導菌柄向光伸長,因此,在牀架上方每隔3-5m吊一個15w燈泡,產生垂直光,促進菌柄伸長。此階段以溫度8-15℃,空氣相對溼度85%-90%,菇房中co2含量保持0.10%-0.15%爲宜,這樣可達到抑制菌蓋開傘,促進菌柄伸長的目的。約15天,菌蓋直徑可達1-2cm,菌柄長可達8-15cm,即可進行採收。

6、適期採收

當菌柄長13-14cm,整齊,菌蓋直徑1cm左右,邊緣內卷,沒有畸變,菌柄菌蓋不呈吸水狀,菌柄根根分清,又圓又粗,全體純白色,菇體結實,含水量不過多時爲採收期。採收前幾天要檢查菌蓋含水量,如果含有很多水分,採收前2天要通風促進水分蒸發。採收後把菌柄基部和培養基連接的部分培養基及生長不良的菇剔除,按市場要求進行小包裝,或用聚乙烯薄膜袋抽氣密封,低溫保藏。二潮菇後,爲提高產量和品質,可將菌柱脫出調頭裝袋,也可封閉原出菇袋口,打開另一頭出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fuluzhan.com/zbzf/kepu/x6m35.html